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阿拉善右旗旅游 > 图说阿右旗

阿拉善长调

  蒙古族长调是一种具有独特演唱方式的歌种,它集中体现了蒙古族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中蒙两国联合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阿拉善长调民歌是蒙古族长调民歌重要组成部分。它内部结构较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以及赞马和酒歌等方面。音乐特点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


  阿拉善右旗是阿拉善长调民歌传承保护地之一。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和广阔的戈壁草原,为阿拉善长调民歌创作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


  阿拉善右旗长调民歌分布在南北两个区域,南部主要以阿拉腾朝格,额日布盖,努日盖等地的喀尔喀民歌为主。北部主要以雅布赖,曼德拉,阿拉腾敖包,塔木素等地的和硕特民歌为主。中心城镇巴丹吉林镇集中了南北两个区域的特征。代表曲目除了阿拉善共有的《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宗教之帮》、《洪福》等八大民歌之外,还有《飞快的走马》、《哈日盖》、《狼耳黑骏马》、《高高的金山》、《身段修长的枣骝马》、《宝地苏姑娘》、《圣山之恋》、《清白的玉石》等广泛传唱。代表人物有:淖尔吉玛(国家级长调传承人)、迪瓦(自治区级长调传承人)、阿拉坦其其格(国家一级演员)、阿日布杰(国家一级演员)、卫东、吉仁太、苏雅拉其其格等。近年来,阿右旗长调民歌手多次走进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演唱阿拉善右旗民歌,收到广泛赞誉。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右旗文化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