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丹吉林沙漠
- 发布日期:2019-03-05 16:06
- 浏览次数:
离开八道桥胡杨林,我们向巴丹吉林沙漠奔去。
向导在车上“开课”说:巴丹吉林沙漠是典型的干旱沙漠区,面积4.9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沙漠的“探花”。受额济纳冬季干燥寒冷、夏季干旱酷热、春季风大沙多、年降雨少而蒸发强、地质构造或基岩隆起或地面凹陷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巴丹吉林沙漠的流沙聚集成无数个形态复杂的沙丘和沙山,内部分布着144个内陆湖盆,形成了群山抱湖、湖映群山、山湖相依、相得益彰的沙漠奇观。
怀着挡不住的诱惑,我们没走多长时间,就看到前面不远处陡然耸起一道苍黄色的别样地貌,自西北向东南蜿蜒伸张,宛如栖息在戈壁滩上的一条巨龙,有力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向导说,这就是巴丹吉林沙漠。
随着轿车的行进,巴丹吉林沙漠的“庐山真面目”越来越清晰。仔细看去,它气势磅礴,变幻莫测,大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神韵。接下来的近距离接触,我将它的一个个奇妙镜头摄入视屏。
在观光点,只见一个个沙丘衔接着一座座沙山,高低错落地突现出一道道沙垄。那沙垄,仿佛用剪刀裁剪过似的,勾勒出一条条线条流畅的沙脊,极富韵律感。这些用细碎轻软的流沙聚集而成的沙山和沙丘,如塔、如月、如蘑菇……看上去是那么纯净,那么安祥,那么高洁,那么有质感,坦露的是一种原生态的壮美。在下午阳光的笼罩下,它们闪耀着柔柔的金光,好比一匹巨大的绸缎抖动着梦幻般的波纹,令人叹为观止。站在它的身边,我禁不住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叫绝。
同伴中有不少好事者耐不住心灵的躁动,立马脱掉鞋袜,挽起裤管,打着赤脚游向沙海的怀抱。他(她)们延着沙垄向上攀登,努力地沉浮于沙浪,仿佛一叶小舟飘飘悠悠,把一串清晰的脚印留在轻软的沙面。终于,有人攀上了一座最高的沙山,站在沙巅眺望,巴丹吉林沙漠壮哉伟哉的全景,禁不住张开双臂,面向太阳发出了热烈的欢呼。这是一种挚爱大自然的真情流露,那么浪漫,那么陶醉,那么忘形,那么经典!
在山脚下作“壁上观”的我,受到同伴的感染,突发奇想:那海浪式的沙漠,上上下下,人在其中俯仰,多像人生之崎岖。这崎岖虽绵绵延延,却隐藏着人生最精彩的节目……
这恐怕是所有观赏巴丹吉林沙漠的人都会得到的人生启悟!
巴丹吉林沙漠这篇大自然的杰作,尚有无数高大的鸣沙山让人神往。这些沙山,有时因风而鸣,有时无风自响,音调悦耳动听。此外,还会发出如飞机掠过天空而引爆的轰鸣声,极有震憾力。但是,由于我们观光的时间和地点不对路,无缘一饱耳福,心中不免怅惘。
这时,骄阳西下,金光弥漫,泻染出大漠“落日圆”最精彩的篇章。我随着返程的人群,踏在戈壁滩暖烘烘的胸脯上,思绪飞扬,心潮激荡,因为我在6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探访到额济纳形胜的山河和丰厚的文化,领略了祖国西部戈壁天风浩浩、莽云苍苍的雄奇风光。
大轿车启动了,在戈壁滩留下了一曲深情的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