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阿拉善右旗旅游 > 旅游随笔 > 游记

初来巴丹湖

虽说在额肯呼都格生活过二三十年,但亲眼目睹誉满全球的巴丹吉林沙漠,还是头一回。甭管是出生的故里还是成长的故乡,每想到那鳞甲般的沙坡和蓝莹莹的湖水,总会勾起几分深深的回念、难舍的情怀。

人大多都是这样,无论年老年少,贫富贵贱,走到哪儿都忘不了最初的家。甚至,想起小时候常吃的小米糊糊和洋芋疙瘩,还那么香甜入味。曾经玩耍过的沙窝道道里,绿草蓬茸,蜥蜴欢窜,仿佛就在眼前。你就是到了天涯海角,还照样惦记着井里的水,窝里的土,家里的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无时无刻不在想家,因为他的衣胞就埋在老屋门后的墙旮旯里。

当我双脚踏进巴丹吉林边沿时,就被她那宽广雄浑、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色搅和得神魂颠倒,欲罢不能。再说又是初来乍到,一时间的愣董,也在情理之中。等紧张的心绪稍稍平缓些后,才猛然想到了此次采风的目的,但又不知先从哪儿着眼合适。

参观完沙漠地质公园的博物馆,我们就直扑巴丹湖。到达景点之后,那迷人的湖光沙色,就直接展现在了我面前。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浩瀚无垠的大漠深处,还竟有这样一汪清澈秀丽的湖泊所在。

呵,这儿太美了,美得让你顾此失彼,目不暇接。这时,我才慢慢端详起了巴丹湖的全貌,咋看咋像一幅镶嵌在空旷原野里的先贤墨宝,使人拍手叫绝,爱不释手。站在远处看,沙托水衬,相依相伴,显得那么协和壮观。等我脚踏湿地,再看湖面上水清草绿、鸟鸣蝶飞的景象时,就已经被她的尽善尽美迷醉了。这时,就像信步在野花争芳的画境里,顿感心旷神怡,直后悔来得太迟。

金灿灿的沙脊,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棱角分明。时而,在微风的推逐下,随着细波的起伏,眨眼就跌到了湖底。蓝天上的白云,也变换着形状在水中漂浮。一会儿上下涌动,一会儿又形影无踪,给人平添了几分凡事难定的感觉。

东坡的一棵棵沙枣树上,挂满了白里透黄的花朵,钻鼻儿香。成群结队的蜜蜂,紧贴着花蕊,忙碌地采集着花粉,显得又是那样的快活、勤谨。树林前的一大片红柳,正泛着粉红色的碎花,笑逐颜开地看着芦苇丛里竞相拍照的游人。在淡青色的湖水里,鱼影似箭,野鸭嘎嘎,景气盎然。它们能够在同一种环境下,无忧无虑地游弋,毫无顾忌地言说,显得又是那么的亲密无间,让人看了歆慕。说来也怪,就因为一道斜躺着的“V”形沙梁,便把原本椭圆形的湖面,硬硬切成了两半,才使这里的水质变得西咸东淡。一边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一边又却是鸦雀无声,冷冷清清。一个腰部不足十米宽的“V”字,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小湖的命运,实在让人不可思议。

纳闷之余,少不了触景生情:人世间此起彼伏的专断强横,难道也会在自然界重复?再细细琢磨起‘人物一理’的老话来,就觉得说的现实贴切。

据说在巴丹吉林沙漠中,大大小小、深深浅浅、形态各异的湖泊就有一百四十多个。同时,每个湖泊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有的像一面碧绿的镜面,只要你站在边儿上,就能把自己的眼睛鼻子看得一清二楚,甚至连单双眼皮儿也能分辨开来。有的酷似少妇的羞处,周边绒毛漂拂,中央秀水汪汪,好不得意地向人们炫耀着她那红润、鲜嫩和完美的阴户。就是神仙看了,也保准能叫他想入非非,垂涎欲滴。有的宛如一钩残月,无精打采地摇晃着头脚,向人们诉说着天上的寂寞、忧戚。有的……

在回来的路上,我就翻来覆去地思虑,这大概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独有的神奇,稀世的绝妙。你想,世界上的大漠湖海数不胜数,唯独她是那样的神圣纯洁,千奇百态。

一座座刺入云端的沙峰,轻轻抚摸着蓝天上羞答答的白云。在宏丽壮观的博物馆里,陈列着的一件件动植物标本和稀有的矿产品,更加引人注目。单从讲解员毫无掩饰的眼神里,你就不难看出,在阿拉善右旗这片得天独厚的热地上,沉淀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灿烂文化,蕴藏着多少稀世的紧缺资源。我相信,流溢在她脸上的那种轻松、自信、刚毅和气壮的表情,并非是顺手拈来的海市蜃楼。支撑她的,除了地理优势和经济实力,还有她独有的自然资源。人逢喜事精神爽,谁遇上也会高兴的,能理解。

只要你细细品味阿拉善右旗,静心剖析阿拉善右旗,你就不难发现,这里不但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而且还堆积着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地域风俗。从那一张张热情憨厚的脸上和一句句体贴入微的话里,你就能体尝到阿拉善右旗的天时、地利和人和的真实内涵。当你面对这些天造地设的自然资源,再看看众多投资者露在脸上的阳光,你就能真正领悟到什么是环境,什么是成功,什么又是机遇。

毫无偏见地说,阿拉善右旗人就凭着这厚重的文化底蕴,勤劳朴实的生活习性,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这就是呈现在你面前的原汁原味的阿拉善右旗风情。难怪谭景峰先生有此深挚地感叹:“走进阿拉善,就走不出阿拉善!”

走进阿拉善,是你曾经有过和已经实现了的梦想。而走不出阿拉善,就有可能成为你今生无法忘却的念想,或是挥之不去的思索。因为她留在你脑海里的影响太深了,深得让你感慨万千,刻骨铭心。

任凭是谁,只要是看到了阿拉善那无际的戈壁,宽旷的草原,浩瀚的沙漠,灿灿的胡杨和巍巍的贺兰,再看看鲜艳华丽的民族服饰,听听高亢悠扬的牧歌,品品乳香四溢的奶茶,玩玩鬼斧神工的奇石,十有八九会被熏陶得如醉如痴,如梦如幻。我敢肯定,既是你人走了出来,你的心还会永久地烫烙在这块广袤神秘的土地上。

或许你还会在四处身不由己地炫耀,啧啧,地处边塞的阿拉善,太让人向往了,去了就不想回来。过去说“风景这边独好,”其实,还是人家那边好。知道乐不思蜀吗,只要你多去几趟,思不思的也就无所谓了。在那个地方,只要你肯痛痛快快的喝酒,实实诚诚的吃肉,规规矩矩的干事,就说明你已经融合到了他们中间。从此以后,这里的人们就会把你当成最真诚的朋友,最尊贵的客人。这就是一方水土养成的一方习俗。只要你在阿拉善,就别小瞧了这种朴实的习俗。准确地说,这种习俗就像温和的春风,蒙蒙的夏雨,沉沉的秋实,暖暖的冬阳。留恋忘返该听说过吧,他指的就是这样的地方。

你们知道嘛,从“东方红”号到神舟载人飞船,都是从那儿发射升空的。听说航天英雄杨利伟还以最快的速度,爬上了巴丹吉林的最高峰———必鲁图沙峰。下来以后,就坐在蒙古毡包里,美美地吃了一顿雅布赖大山的手抓肉。吃完后,连手指头上的油喇喇都吮得干干净净,多香啊!

这样说吧,谁要是没去过阿拉善,就等于没出过远门,没见过世面,也体味不到什么叫美,什么叫天外有天。有机会了就亲眼去看一看。只有到了那里,你才能真正领略到人间仙境,天上宫阙。更有甚者,说得更加玄乎———只要你在那儿大大转上一圈,美美睡上一觉,就肯定能时来运转,心想事成。谁若不信,就去问一问曼德拉山上的岩画。风风雨雨多少年了,她可从来没说过半句假话。

“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置不屈的额肯呼都格,就像矗立在蓝天里的沙峰,正踏着铿锵的步伐,向目标进发。

朋友来吧

这里的美酒香飘天涯

醉了你也曾经醉过他

朋友来吧

只要你把汗水洒下

就肯定能长出绿油油的庄稼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右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