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公报 > 2021 > 2021年第一期 > 政务信息

政务信息(1月-3月)

阿右旗“智慧广电”进牧户,网络覆盖惠民生。1月23日,阿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牧民家中接通无线网络,结束阿右旗边境线上世代不通宽带网络的历史,打通牧区宽带网络服务“最后一公里”。内蒙古牧区“智慧广电”宽带网络覆盖与服务工程项目在阿右旗计划投资1100万元,建设基站33个,架设光缆线路1270公里,自建铁塔6座。预计2021年底完成全旗1092户散居牧民户无线网络安装工作。截至目前,已建成网络信号基站1座,7个苏木镇36个嘎查实现光缆全覆盖。阿右旗巴丹吉林镇阿日毛道嘎查脱贫户苏龙格入选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典型案例。

阿右旗织密“医保网”,撑起群众“健康伞”。一是适时调整城乡居民医疗待遇政策,通过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支付范围等综合举措,切实减轻城乡居民个人医疗负担;同时为全旗3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政策)全额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费用0.78万元,代缴商业补充保险(减贫保)0.45万元;目前城乡居民医保全旗有23人享受大病保险待遇6.26万元,1名贫困人口享受大病保险待遇0.69万元;农村贫困人口住院费用报销最高达90%。二是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旗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并整合行业扶贫资金,建立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窗口,让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医疗费用结算更为便利。2020年末,全旗城镇职工医保参保8707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14075人,全旗综合参保率稳定达96%以上。

沙漠之神生物科技公司入选自治区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首批试点示范名单。

阿右旗开展民兵驼兵排教学演训,增强管边控边能力。组织10名民兵开展应用训练教学任务,采取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军事技能与业务知识相结合等方式,围绕“一队多能、一队多用”安排实地演练、理论学习、技能训练等,同时,对参训人员逐一进行动作辅导,学会在复杂地形和各种天气条件下骑乘骆驼、开展勤务,增强管边控边能力和边境勤务质量。通过教学演训有效增强民兵驼兵排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巩固和提升民兵的军事素养和专业技能,随时执行艰难险重任务“拉得出、用得上、控得住”打下坚实基础。

阿右旗加快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阿拉腾朝格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雅布赖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项目于2020年12月中旬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企业并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计划分别在阿拉腾朝格苏木阿拉腾塔拉嘎查和雅布赖镇努日盖嘎查规划封禁保护面积 20000公顷,并在封禁区实施人工固沙压沙508公顷、撒播 580公顷、植苗造林580公顷。施工方于2月19日开始进场施工,截至目前,2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进场施工人员已达260余人,调运稻草1500余吨,完成草方格压沙300余亩,工程进展顺利。

阿右旗5个方面推动文化旅游广电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抓好巴丹吉林沙漠景区旅游服务能力提升、海森楚鲁怪石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曼德拉山岩画群三维数据管理及可视化系统建设及农村牧区“智慧广电”宽带网络覆盖与服务工程4个旗级重点项目的实施,预计全年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二是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举办展览推进“非遗”传承发展,开展广场消夏群众文化活动和街头文化展示活动;以“网上乌兰牧骑”建设为重点加快乌兰牧骑数字化建设进程,将“乌兰牧骑+”与优化营商环境等宣传服务工作有效结合;进一步加强对曼德拉山岩画等重点国保文物单位的保护工作,持续加强旗境内岩画、文物资源挖掘工作,完善全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档案;建立完善广播电视技术档案,提升微波软硬件配套设施设备。三是推动旅游事业发展。助力巴丹吉林申遗,全面打造“中国最美沙漠”品牌;强化与兄弟旗县及“永阿肃金山”旅游联盟合作,通过“河西走廊”城市集群,提升融入丝绸之路旅游经济圈的深度和广度。四是文旅融合进一步提升。充分利用自媒体、新型媒体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宣传营销;组织文创产品、“非遗”产品和技艺进景区,开展展览等文化旅游融合展示活动。五是持续做好文旅保障。完成挂牌、人员培训、制式服装购置等相关工作,加大对文化旅游市场的执法检查和综合整治力度,规范文化旅游行业行为,加强对文化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

阿右旗明确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2021年,重点着力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着力巩固工业经济成效,着力释放旅游服务业活力,着力抓好生态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着力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阿右旗核发首张电子证照。3月2日,为阿右旗联化科技公司年产4000吨染料及中间体扩建项目颁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实现施工许可电子证书从受理到审批无纸化,全流程 “网上申请、在线审批、限时办结、线上打印”,真正实现“一网通办”。

阿右旗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5年增长1.7倍。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2781元提高到2020 年的34539元,同比增长1.7倍,年均增长20%以上。贫困发生率由 “十二五”末的10.81%降至为零,“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清零,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率先退出自治区贫困旗县序列,8个贫困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一是“三级联动”打通“最后一公里”。针对旗情现实,创新建立“1121”长期包联工作机制,包联机制覆盖全旗40个嘎查。旗、苏木镇和部门、嘎查三级联动,40支工作队、200名驻村工作队员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和工作体系,极大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效率。二是“输血”+“造血”脱贫不返贫。引导和培育骆驼产业等特色主导扶贫产业加快发展,创新建立“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产受益、托管带养、草牧场流转、菜单式扶贫方式,全面实现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三是“补”“强”结合稳固脱贫成效。2014年以来,安置贫困户239户460人,入住率100%。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均达到B级及以上。建立健全精准教育资助和控辍保学机制,贫困家庭“两免一补”、助学金等政策全面落实。全旗7个苏木镇、8个贫困嘎查卫生院(室)设施、药品、设备全部达标。累计投入1.33亿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14项,有效解决全旗建档立卡贫困户415户101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4项水指标均已达标。期间,阿右旗坚持村镇一体、融合互补等,在农村牧区高标准建成13个集中区,有效解决农牧区人口住房、饮水、通讯等公共服务问题。阿右旗“三个结合”推进乡村振兴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被确定为全区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十县百乡千村”创建示范旗。

阿右旗确定2021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10个。一是巴丹吉林镇全民健身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560万元,健身中心 1890平方米土建及附属工程。二是巴丹吉林镇易地扶贫安置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项目总投资968万元,建筑面积 2500平方米,及硬化、绿化、室外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阿右旗人民医院传染病区项目。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新建传染病区业务用房984平方米,以及相应附属设施和设备购置。四是薄弱学校改造能力提升项目。项目总投资1300 万元,蒙古族小学体育活动室建筑面积1146平方米,二完小体育活动室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蒙古族小学、一完小操场维修改造。五是农牧业产业化提质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围绕驼产业为核心的40个经营主体的舍饲棚圈等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预计辐射带动农牧户 115户,增加奶驼1200峰,增收驼奶300吨,创造经济效益 1050万元以上。六是巴丹吉林镇既有建筑街区供热管网节能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3270万元,涉及镇区二次网改造更新15971米,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改造11525米等。七是全旗分散牧户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总投资380万元,新建筒井35眼、水窖30座、小孔井(塑管井)20眼。项目建设将解决全旗7个苏木镇、嘎查分散牧户135户446人饮水安全问题。八是法律援助项目。项目总投资15万元,加强全旗民生领域法律援助服务,无偿为阿右旗残疾人等提供法律援助。九是兴边富民产业基地风光互补电力提升改造项目。项目总投资273万元,在全旗各苏木镇产业基地安装10 千瓦风光互补发电系统21套。十是牧区“智慧广电”宽带网络覆盖与服务工程。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涉及全旗7个苏木镇、40个嘎查村、1092户散居牧民。

阿右旗抓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抢抓春季造林的有利时机,全力推动总面积40万亩的阿拉腾朝格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雅布赖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项目和三北防护林工程封沙育林项目实施,切实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阿右旗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项目于2020年12月下旬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企业并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已下达第一期建设资金2000万元,封禁保护总面积30万亩,封禁区人工固沙压沙8700亩、撒播造林8700亩、植苗造林8700亩。三北防护林工程封沙育林项目封禁面积10万亩,建设地点位于阿拉腾朝格苏木阿拉腾塔拉嘎查、雅布赖镇巴音笋布尔嘎查和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格日勒图嘎查,封育区撒播造林 28200亩、固沙压沙3200亩、植苗造林3200亩。目前,2个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和封沙育林区进场施工人员达260余人,调运稻草3000余吨,完成草方格压沙1500余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项目和封沙育林项目的建设对于保护和恢复荒漠植被,增强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改善巴丹吉林沙漠东移南扩的生态恶化趋势将发挥重要作用。

阿右旗塔木素矿区超大型天然碱矿获2020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找矿成果。内蒙古矿业开发公司在阿右旗塔木素矿区取得天然碱矿重大突破,获得固体天然碱矿石量 107836万吨,矿物量70909万吨,其中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天然碱矿石量60884万吨,矿物量40633万吨,属超大型天然碱矿床。

阿右旗构筑创新驱动、质效齐升的产业变革新格局。农业方面:“十三五”以来,农业总体效益提升20%以上,骆驼产业蓬勃发展,挤奶母驼比例达20%以上,全旗农牧民收入的一半来自骆驼产业,户年均增收达3 万元以上,畜牧业由过去粗放的“卖毛卖肉”转变为更高效益的“卖品牌卖绿色卖质量”。工业方面:工业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雅布赖盐化集团公司股权划转工作顺利完成,博源年产860 万吨天然碱等项目启动实施,宇晨润等补链、强链、延链条项目相继建成,逐步实现节能高效、集中集约、绿色环保。文化旅游方面:加快构建独具大漠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5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6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亿元,分别为“十二五”时期的2.4倍和3倍,被评为 “中国十佳全域旅游示范区”。

阿右旗自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总体遏制,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新阶段。“十三五”以来,阿右旗79%以上的草牧场得到休养生息,全旗天然梭梭林达365万亩,人工种植梭梭林242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35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由 15%提高到17%,森林覆盖率达7.6%,肉苁蓉、锁阳、黑果枸杞等生态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从业农牧民达3200余人,年户均增收近2万元。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稳步推进,保护地价值进一步得到凸显。

“十三五”时期阿右旗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明显。将 70%以上的可用财力投向民生领域,以年均6.6%的增幅,累计投入资金47亿元以上,高质量办成50件民生实事项目,集中解决一批群众最关心、最关切、最关注的民生问题。“水困”“行难”瓶颈实现历史性突破,全旗城乡居民彻底告别喝苦碱水、高氟水、不安全水的历史。实现高等级公路从无到有的根本性转变。完成建旗以来最大规模的棚户区拆迁和改造工作,2335户城镇居民搬进新居;高标准打造13个集中区,解决农村牧区群众公共服务分散,住房、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水平不高的问题。建成巴丹吉林镇生态修复、沙漠植物园等“城市双修”工程,中心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分别为较“十二五”时期提高1.6倍和3倍,实现“绿在城中”向“城在绿中”的巨大转变,阿右旗被评为自治区“园林县城”和“卫生县城”。

阿右旗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不见面审批。一是推行网上登记及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目前,企业开办系统已实现全部类型市场主体的全部登记业务,可通过该平台进行“网上提交申请材料、网上身份核验、内网业务审核、网上核发执照、网上档案存储”。截至目前,全旗已有1001户市场主体通过网登平台办理登记业务,其中476户为无纸全程电子化登记,网登率75.9%,全程电子化登记比例为47.6%。二是推行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应用。截至目前,全旗已签发电子营业照476张,其中,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358张、企业电子营业执照118张。

阿右旗启动每月定期数据筛查工作,筑起源头防贫“截流闸”。自1月起,开展每月定期数据筛查工作,对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所有农牧民收入水平和“两不愁三保障”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切实从源头上筑牢防止返贫致贫防线。建立旗、苏木镇、嘎查三级信息联通、扶贫行业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为载体,以联动核查管理、防贫帮扶管理、数据统计分析为主要内容,对有返贫致贫风险的农牧户家庭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及时跟踪督促帮扶措施落实。截至1月末,共交流共享医药费报销、子女就学、受灾及农村牧区低保、临时救助等信息数据311条;全旗415户1010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一般农牧户中无因病自负费用过高、因学费过重、因灾支出费用大等原因出现致贫返贫人口。

阿右旗完成沙漠植物园种植土换填工作。3月中旬起,实施机械整地、挖坑、换土。截至目前,植物园种植土换填 21亩、更换种植土3356立方米、渣土外运10545立方米、回填种植土15347立方米。预计4月初开展乔木、沙生植物、花灌木等补植补造。

阿右旗巴丹吉林镇阿日毛道嘎查脱贫户苏龙格入选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典型案例。

阿右旗4项措施深入推进枪支危爆物品安全大检查专项行动。一是组织开展自查,理清工作重点。对厂矿企业、民爆物品管理档案,特别对2家涉爆矿山企业2015年至今的民爆物品管理、使用档案全面梳理排查和自查,针对检查发现的管理漏洞和隐患,要求企业及时上报,逐一销号解决。二是实地走访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11家厂矿企业开展实地走访检查,发现并责令现场整改安全隐患2处。三是开展集中清查,肃清隐患苗头。对各商业网点开展专项清查整治行动,重点针对可能运输、存储、销售各类民爆物品的20余家商业网点开展安全检查,有效肃清边境辖区治安隐患。四是强化走访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深入开展缉枪制爆、边境管理法规、疫情防控等普法宣传活动,累计走访牧民群众80余人次,张贴宣传海报30余处,发放宣传材料400余份,通过网络平台推送宣传信息100余条。

阿右旗发放节前一次性生活补贴32.55万元。惠及全旗困难群众303人,其中城乡特困供养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2人,补贴标准为每人1500元;城乡低保对象中重病患者和重度残疾人员32人、补贴标准为每人2000元,其他人员47人、补贴标准为每人1000元;享受过2020年临时救助的低保边缘家庭,成员中有重病患者或重度残疾人员的33户、补贴标准为每户3000元,其他低保边缘对象55 户、补贴标准为每户1500元。目前,补贴资金已全部通过财政“一卡通”精准足额发放到位。

我国首个驼乳驼脂系列化妆品生产线在阿右旗内蒙古天驼生物科技公司正式投产。建成化妆品生产线2条,将生产柔肤水、精华水、护手霜等12种产品,计划年产面膜4200 万片、护肤品24万套。截至目前,已生产面膜11万片。该公司是国内首家以驼乳、驼脂为主要原料生产系列化妆品的企业,已获5项驼乳、驼脂化妆品研发专利。

阿右旗厉行节约大力压减“三公”经费支出。2020年,“三公”经费支出108605万元,同比下降147万元,降幅 11.9%,其中:公务接待费395.5万元,同比下降13万元;公车购置及运维费691万元,同比下降133万元。

阿右旗积极推进草原建设保护工作。完成草原建设 217.5万亩,其中完成虫害防治95万亩、草原鼠害防治95.5 万亩、人工围栏建设10万亩、人工种草12万亩、毒害草治理5万亩。针对涉及全旗的5个大类、11个小类的建群植物草原牧草长势情况,在已建30个样方内进行常规草情监测,同时根据建群植物的生长期,分别于5月、7月、8月和 10 月完成人工种草项目区10个样地监测的草情常规样地监测工作。

阿右旗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步伐。一是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协调巴丹吉林旅游公司全面接管海森楚鲁、曼德拉山岩画景区,并启动景区基本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与巴丹吉林沙漠营销一体化、经营一体化。二是加快拓宽区域合作步伐。主动融入河西走廊旅游经济圈;与重庆自驾旅游协会、宁夏文旅开展深入合作,挂牌成立巴丹吉林景区重庆营销中心、宁夏华东营销中心;与陕西山川文旅等机构达成合作意向。三是加快推行行业自律体系建设步伐。组建“阿右旗旅游协会”,拟吸纳会员单位和个人50余家。推进文化旅游执法队伍改革,进一步加大旅游综合执法、市场监管、旅游服务工作,旅游文化市场平稳有序。

阿右旗发放1月—2月各类社会救助补助资金32.95万元,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右旗人民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