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丨阿右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民族团结花开大漠深处
- 发布日期:2022-07-25 09:39
- 浏览次数:
阿右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用爱国主义培植深厚情怀,用文化认同构筑精神家园,用交往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用初心使命增进民生福祉,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谱写新时代大漠驼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注重互融互通,培植爱国主义情怀
在阿右旗蒙古族中学教室,第一中学教师陈铭业经常为蒙古族中学学生上语文课。陈老师通过身边故事来为学生讲述阿右旗各民族团结奋进,建设家乡的事迹,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阿右旗广泛开展蒙汉学校结对共建活动,搭建共同学习、交流、发展的“平台”,并从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特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安排,为蒙汉学生建立了互相学习、友好交往的“桥梁”。各学校以道德与法治课、语文课为主,在不同学科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加入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教育,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浸润到孩子的心灵深处。
注重文化认同,构筑共有精神家园
注重发挥“三支队伍”作用,广泛开展党的民族政策理论宣传,各级各部门举办专题党课、政策理论宣讲、故事分享、现场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示范创建活动,凝聚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合力。阿右旗乌兰牧骑常年深入基层农牧区、厂矿企业、社区学校,演出自己创作的民族团结进步题材的文艺作品。旗委党校讲师团走进大漠边陲蒙古包里,为农牧民党员送去蒙汉双语的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讲解。各苏木镇、民委组建宣讲团走村入户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暨学习宣传贯彻《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主题宣讲。农科部门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为农牧业生产送上科技支撑。博物馆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览,丰富的图文资料讲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阿右旗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故事。那达慕大会赛马场,各族群众策马扬鞭、同场竞技。社区舞台上,各族人民同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街头的广告牌、各单位的LED屏、各学校的宣传栏上,到处可以看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传标语,在潜移默化中让家国情怀、民族团结意识在各族人民心灵深处扎下了根。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深入有效开展,促进了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也为打造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夯实了基础。
边境线上,蒙汉族民兵组成的大漠驼兵排守边护边,捍卫着祖国的和平安宁。戈壁山川,蒙汉族退役军人组建的野生动物救援队守护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半个世纪巡边护边的“北疆楷模”尼玛老人,荒漠植树数十载,带领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全国劳模宝花、扎根沙漠腹地为蒙汉牧民送医送药的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安福久,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人物,是阿右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动实践的丰硕成果。
注重共同富裕,夯实民族团结基础
7月的清晨,阿右旗曼德拉草原沐浴着和煦的阳光,一片蓝色彩钢房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在曼德拉苏木固日班呼都格嘎查牧民谢海兵的旭辉骆驼养殖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内,一只只骆驼悠悠长鸣,两名哈萨克族挤奶工熟练地操作着挤奶机,一桶桶醇香的驼鲜奶被装进恒温箱,通过奶源中转站送往生产企业。这些哈萨克族养驼人和汉族、蒙古族同事朝夕相处、互相帮助,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让大家相处其乐融融。
产业发展是筑牢民族团结的根基,阿右旗在推进民族团结、产业培育、产业发展上谋思路、做文章、出实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睦和谐和美。坚持政府扶持、龙头企业带动、科技创新、农牧民参与“四轮驱动”思路,按照“党建”+科研+企业+基地+农牧户发展模式,引进龙头企业成立了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驼乳深加工企业——内蒙古沙漠之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出台驼圈建设、驼奶收购、骆驼保险、农牧民创业贷款一揽子补贴扶持政策,扶持发展驼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聚力打造驼奶产业集散中心,进一步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富民效益共赢。推动骆驼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骆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攻坚,着力打造“驼奶产业集散中心”,使驼产业成为全旗的富民产业、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一大批蒙汉牧民依托驼产业增收致富。
永红是阿右旗巴丹吉林镇巴音博日格嘎查的牧民,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在嘎查党支部的支持下通过发展驼产业走上了致富路。如今他的驼场有165峰骆驼,一年驼奶销售收入达到105万元。永红说,嘎查党支部书记张军经常到他家了解生产情况,帮他家解决了拉电、盖驼圈、销售驼奶等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他家的驼产业能发展的这么好,全靠嘎查党支部的扶持和帮助。
截至目前,全旗共建成骆驼规模养殖基地 30个、标准化驼圈 203座、驼奶中转站7个、驼奶生产小作坊6家。驼畜种群结构逐步优化,现有能繁母驼2.8万峰,挤奶母驼1万余峰。驼奶产量由2018年的35吨,增长到了2021年的3000吨。驼产业从业农牧民达2500余人,养驼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阿右旗坚持以“典型引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扎实有效地开展“兴边富民行动” 。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使农村牧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特色产业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切实发挥了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高效带动作用,为农牧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的阿右旗大地,处处传唱着民族团结进步的赞歌,一幅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民族团结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