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52900000000035/2024-01261 | 发布机构: | 阿拉善右旗人民政府网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发文字号: | 成文时间: | 2024-10-21 | |
公文时效: |
对阿拉善右旗十一届三次会议第0076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日期:2024-10-21 15:25
- 浏览次数:
孟和楚鲁
您在阿拉善右旗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继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旗始终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优先”的林草发展方针,以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治理工程为依托,累计完成林草生态建设任务532.6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种草289.5万亩、封沙育林91.3万亩、飞播造林39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15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4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20万亩、重点区域绿化18.82万亩,建成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3个,封禁保护45万亩。
多年来,我旗通过积极探索,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与建设的投入力度,生态治理取得初步成效。我旗现有林地974.42万亩、草地4107.6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19.5%,自然保护地面积2304.44万亩,湿地面积59.69万亩,国家级公益林面积946.3155万亩,实现禁牧4842.5万亩,草畜平衡1646.86万亩,森林蓄积量达217308.6万立方米,荒漠化面积和沙化面积较第四次全国普查分别减少了0.75万和0.98万平方公里。数据表明,通过多年的有效治理,我旗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明显减少,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2024年我旗将持续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力度,进一步推进荒漠化治理工作。
(一)瞄准重点,实施锁边。坚持“全面保护、区域治理、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总体思路,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先易后难、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的原则,集中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等已有重点工程,对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实施锁边治理。重点对两大沙漠的三个交汇处、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和腾格里沙漠西北缘实施防沙治沙综合治理,建立林草结合的防沙治沙体系。选定具有生长量大、抗旱和抗逆性强等优良特性的乡土灌木梭梭为防沙治沙主要树种,有效保障了新植苗木在我旗极端恶劣环境下的成活生长。实现了防沙治沙工作的“节约、长期和治沙又富民”的建设目标。巴丹吉林沙漠东移南侵之势得以有效缓解,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改变。
(二)紧抓项目,科学布局。已于2024年开始落地实施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二期)工程,建设总任务201.85万亩,总投资8.6亿元。建设内容:拟实施人工造林2.75万亩,人工种草82.9万亩,工程固沙42.7万亩,围栏建设25万亩(50万米),退化林修复48.5万亩。
(三)科学治沙,持续推进。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按照保护优先、重点修复、适度利用的总体思路和依法治沙方针,结合自身实际,计划于2030年全面完成阿拉善“三北”六期建设任务,总任务量850.83万亩,总投资197.2亿元。其中,人工造林22.8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封沙育林115万亩,围栏建设85.8万亩,人工种草227万亩,工程固沙148万亩,退化林修复164.59万亩,草原改良14.84万亩,新造林管护22.8万亩。
我旗将狠抓工期赶进度,积极争取沙漠治理大项目,加大后续管护力度,进一步加大专项资金的扶持,对严峻的荒漠化形势做到提前入手,将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握手”区域作为荒漠化治理的首要任务,加大力度推进锁边固沙林草带建设和风沙口治理,深刻研究,作出有效的治理方案。
最后,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阿右旗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随时向我们提出更多的、更好的建议与意见。
阿拉善右旗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