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五大任务见行见效| 阿右旗:“天然+人工”治沙致富两不误
- 发布日期:2024-05-09 09:31
- 浏览次数:
阿右旗既是荒漠化治理的攻坚区,也是天然梭梭林的保护区。向沙漠要绿色、要效益,阿右旗以梭梭肉苁蓉基地建设为着力点,探索“天然+人工”的梭梭肉苁蓉种植之路,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促进农牧民增收的特色沙草产业之路。
眼下正值肉苁蓉、锁阳采挖季节。在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格日勒图嘎查,牧民正在自家草场上采挖锁阳、肉苁蓉。当地牧民告诉记者,他们是保护性采挖,要保留肉苁蓉、锁阳根系,这样既能保证来年生长,生态也不会被破坏。
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格日勒图嘎查牧民宝花说:“在牧区,梭梭用来防风固沙的效果特别好,又能给我们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我们都是保护性采挖,我去年挖锁阳就赚了6万元,希望今年也能有个好收成。”
阿右旗塔木素布拉格苏木境内天然梭梭林、棉刺分布面积分别为328万亩、579万亩,为生态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片的天然梭梭林不仅为农牧民带来收益,也有效阻断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蔓延趋势,发挥生态、经济多方效益。
当记者来到曼德拉苏木沙林呼都格嘎查时,成片的人工梭梭林映入眼帘。许明文是沙林呼都格嘎查梭梭种植大户之一,从2005年开始,他尝试种植梭梭嫁接肉苁蓉,成立肉苁蓉加工合作社,带领嘎查农牧民发展生态沙产业,在缓解土地沙化的同时增加农牧民收益。目前,曼德拉苏木有55万亩人工梭梭林,农牧民人均年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
曼德拉苏木沙林呼都格嘎查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明文说:“梭梭根系发达,耐干旱,很适合本地的生长,在梭梭根部嫁接肉苁蓉也能带来经济效益,肉苁蓉的药用价值很高,市场供应也很不错。”
阿右旗沙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旗内分布着天然梭梭林、霸王、白刺、野生肉苁蓉、锁阳、甘草等沙生植物。其中,天然梭梭林365万亩,人工种植梭梭林301.6万亩。阿右旗结合当地水土和气候特点,选择耐干旱、成活率高的梭梭为主要造林树种。一手抓“天然”保护,一手抓“人工”种植,积极探索推广以肉苁蓉、锁阳人工接种技术为主的适合本土发展的沙草产业体系。建成了内蒙古至臻沙生药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阿拉善苁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两个龙头企业以及8个合作社和部分种植大户,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科研+农牧户”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阿右旗林草局副局长张兆鑫说:“阿右旗依托丰富优质的沙草植物资源,推动沙草产业有序发展,鼓励农牧民积极与合作社、企业合作,推动形成采挖、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阿右旗先后在曼德拉苏木、阿拉腾朝格苏木建成2个万亩人工接种肉苁蓉基地,全旗累计完成人工肉苁蓉种植11.38万亩,2023年全旗出产肉苁蓉(鲜货)308吨、锁阳(鲜货)730吨,在保护好生态的同时,也为农牧民发展沙产业带来新动能。
阿右旗林草局副局长张兆鑫说:“促进沙草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同时,高标准谋划打造以肉苁蓉、锁阳为主的药食同源产业和荒漠化治理一体化发展新引擎,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绿色高效的生态沙产业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