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全旗动态

心之所往 向善而行丨开发与保护并重让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可持续发展

“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不到一个月时间,据统计,十几家旅行团走进巴丹吉林,昔日偏僻的小众旅游地正在转变为大众网红打卡地。昨天,十几位韩国游客历时5天结束了愉快的巴丹行,沙漠里的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和古庙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韩国导游陈甲善

巴丹吉林沙漠我已经来过了10次,中国的沙漠大部分的地方我都去过了,但是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一漂亮的沙漠,很美,还没有来过的人必须要来一趟。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阿拉善高原,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沙漠”,其中,独立沙丘大约有6000多个,大小湖泊144座。连绵起伏的沙丘如同金色的波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湖泊点缀其中。游客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江西九江游客邹陈霞

我们是从江西九江过来的,今天下午走到红海子的时候,那个地方刚刚下过雨,还有彩虹,海子的水面上还有倒影非常非常的美丽。我个人觉得这里还是蛮原始的,没有什么破坏,希望以后来的游客朋友们,千万要注意保护环境。

自7月26日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申遗成功后,旅行团、游客数量猛增,面对突如其来火热的沙漠游市场,阿拉善右旗群众和主管部门第一时间意识到加强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阿右旗雅布赖镇巴丹吉林嘎查牧民李敬元

巴丹吉林沙漠很漂亮,被评为世界最美沙漠,我们当地的牧民也经常捡垃圾,买米买面的时候就把它们全带出去了,咱们已经形成一个自然的习惯了。

为了切实解决自然遗产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平衡问题,阿拉善右旗积极探索沙漠旅游资源的发展新路径,从收缩阵地、转变模式、提升效能、区域合作和振兴产业等五方面着手,严格控制游客的规模和行为,确保旅游业对自然遗产的影响保持在最低限度,实现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

阿右旗委宣传部副部长 文旅局副局长冬梅

把原有沙漠旅游景区收缩至符合生态环保政策规定的最小范围内,把大部分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在生态保护区范围以外,转变老旧“遍地开花”式发展思路,坚决杜绝在核心区开展旅游活动。

编辑:
信息来源:阿右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