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魅力阿右旗 > 苏木镇介绍

龙首山的雄鹰 巴丹吉林镇

巴丹吉林沙漠阿拉善右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位于北纬38°38′―42°02′,阿拉善右旗东经99°44′―104°38′。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38.76公里,东接阿拉善左旗,南邻甘肃省金昌山丹张掖、高台、临泽、金塔诸市县,西连额济纳旗。全旗有蒙、汉、回、藏、达斡尔、鄂温克等10多个民族,是一个少数民族边境旗。

巴丹吉林镇,即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政府所在地,阿拉善右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原名额肯呼都格镇,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巴丹吉林镇已成为集工业、农业、交通、服务业为一体的新型城镇。

简介

2011年5月24日,根据内政字[2011]143号《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阿拉善右旗额肯呼都格镇更名为巴丹吉林镇的批复》,阿盟阿右旗旗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被批复更名为巴丹吉林镇。

废止的旧地名'额肯呼都格'系蒙古语,意为'上井子'或'第一个井'。1961年5月25日,阿右旗正式成立,党政机关驻呼和达布苏(今雅布赖盐化公司旧址);1965年9月,阿右旗将旗府所在地迁至额肯呼都格;1979年11月,额肯呼都格镇成立,旗府所在地地名由此沿用至今。'巴丹吉林'系蒙 古语, '巴丹'是 由巴岱(人名)演变而来,'吉林'(吉仁音译)是 数词,即 六十。几百年前,有一名叫 巴岱的牧民居住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大沙山旁,历尽艰辛在这片沙漠中发 现六十个大小不一的海子,后人为 纪念他故称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总面积4.92万平方公里,其中71%的面积在阿右旗境内。巴丹吉林沙漠是阿右旗最重要的旅游资源,而由于旗府所在地地名与景点名称不一致,致使独特的自然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品牌宣传作用,中心城镇游客量一直处在较低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额肯呼都格镇被批复更名为巴丹吉林镇,将进一步体现地名的地方旅游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巴丹吉林旅游品牌效应,打造巴丹吉林沙漠旅游名镇,促进地方旅游业品牌化发展,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的共赢。

概况

阿拉善右旗辖镇。为旗政府驻地,全旗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活动中心。位于旗境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径101°30′-102°05′,北纬38°46′-39°15′,距盟行署347.5千米,与甘肃省金昌、民勤、永昌、山丹等县市交界,总面积6859平方千米,镇区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常住人口0.67万户、1.7万人,少数民族3708人,。辖5个社区、3个嘎查。其中,阳光社区1606户3887人,少数民族652人;长山社区849户2260人,少数民族77人;泰隆社区746户2356人,少数民族364人;团结社区1013户2576人,少数民族979人;满达社区1640户4667人,少数民族1377人;额肯呼都格嘎查80户278人,少数民族6人;巴音博日格嘎查119户315人,少数民族161人;阿日毛道嘎查272户613人,少数民族92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24元,同比增长17%。巴丹吉林沙漠是天然的旅游胜地,奇峰、鸣沙、湖泊、神泉、寺庙堪称巴丹吉林“五绝”。受风力作用,沙丘呈现沧海巨浪、巍巍古塔之奇观。巴丹吉林沙漠占阿拉善右旗总面积的39%,相对高度200~500米,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高沙丘所在地。宝日陶勒盖的鸣沙山,高达200多米,峰峦陡峭,沙脊如刃,高低错落,沙子下滑的轰鸣声响彻数公里,有“世界鸣沙王国”之美称。沙漠中的湖泊星罗棋布,有113个之多,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达74个,淡水湖12个,总水面4.9万亩,湖泊芦苇丛生,水鸟嬉戏,鱼翔浅底,享有“漠北江南”之美誉。沙漠东部和西南边沿,茫茫戈壁一望无际,形状怪异的风化石林、风蚀蘑菇石、蜂窝石、风蚀石柱、大峡谷等地貌令人叹为观止。生动记录狩猎和畜牧生活的曼德拉山岩画,被称为“美术世界的活化石”。

沿革

'巴丹吉林'系蒙古语,'巴丹'是由巴岱(人名)演变而来,'吉林'(吉仁音译)是数词,即六十。几百年前,有一名叫巴岱的牧民居住在巴丹吉林沙漠的大沙山旁,历尽艰辛在这片沙漠中发现六十个大小不一的海子,后人为纪念他故称巴丹吉林沙漠。'额肯呼都格'系蒙古语译音,意为'上井'或'第一个井'。

1965年9月,阿右旗将旗府所在地迁至额肯呼都格。1979年11月成立额肯呼都格镇,面积707平方千米,人口1万人,蒙古族占16%,辖巴音高勒、额肯呼都格2个嘎查和4个居委会。1999年,撤销巴音温都日苏木,并入额肯呼都格镇,辖巴音高勒、额肯呼都格、阿日毛道、巴音博日格4个嘎查和4个居委会。2002年5月,成立巴彦高勒管委会,将巴音高勒嘎查一并划入,同时,将阿日毛都嘎查划给努日盖苏木,同年11月新增居委会1个,辖第一–第五5个居委会,额肯呼都格、巴音博日格2个嘎查。 2005年12月,撤销额日布盖苏木,并入额肯呼都格镇,辖5个社区、6个嘎查。2011年5月,更名为巴丹吉林镇,6月将阿日毛都嘎查又划入巴丹吉林镇,辖5个社区、7个嘎查。 2012年5月,将巴丹吉林镇的乌兰塔塔拉、敖伦布拉格、莎布日台、苏布日4个嘎查(共3500平方千米、1300人)划入巴彦高勒管委会,即成立巴彦高勒苏木。

原巴音温都日苏木阿拉善右旗辖苏木。位于旗境南部。'巴音温都日'系蒙古语译音,意为'富饶的高山'。1958年设巴音温都日公社,1984年置苏木。1996年,面积4964平方千米,人口0.1万人,蒙古族占31.8%,辖阿日毛都、苏海图、巴音博日格、查干通格4个嘎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