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风情
- 发布日期:2024-09-25 15:32
- 浏览次数:
民风淳朴、厚重的阿拉善右旗大地上,汉族风情同样闪耀着迷人的光芒,是独特民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阿拉善右旗汉族来源主要是周边地区和外省地市的汉族,其中多数为甘肃省民勤人,因此风俗方面也沿袭了民勤一带的传统生活、娱乐、饮食等方式。而汉族地方方言也以民勤方言为主。
甘肃省民勤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南依武威,西毗镍都金昌,东北和西北面与内蒙古的左、右旗相接,总面积1.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4864万。
民勤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史料记载,有人类活动已有4000多年,是有名的“沙井文化”发祥地,甘肃著名的“文化之乡”、“礼仪之乡”。
西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率兵西征,安定河西。从此开始,历朝在这里建郡置县,移民开发农业,至今2100多年。明清两代,人文蔚起,科举取士甲于河西,文人墨客风流垄上,享有“人在长城之外,文居诸夏之先”的美誉。
民勤原名镇番城,中华民国17年(1928),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民勤。
县城内名胜古迹和文物众多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苏武牧羊”的故事更使这个地区充满传奇色彩。
近年来,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致使民勤县成了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这种状况引起了省、市、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就民勤的生态问题先后四次做出重要批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阿拉善右旗的民勤人多为上世纪六十年代移民而来,时间长的已有三代人的历史,他们为阿拉善右旗今天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