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全旗动态

人民日报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93岁老人永不褪色的“公安情怀”

2025年2月17日,春寒料峭。93岁高龄、已有70年党龄的老党员、退休公安民警荣志芳老人委托自己的孙子,一大早就来到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公安局,自己的“公安娘家”,将自己2025年度的“500元党费”郑重一次性年初交给党组织。

老人的家人告诉大家老人身体挺好的,就是今年实在是腿脚不便,可他一直惦念着“交纳党费”的“头等大事”,催促着家人帮助完成自己的“党员义务”,这也是老人退休32年来第一次没有亲自到党组织亲手上交当年的党费。

“我已经退休32年了,身体健康、生活愉快,能过上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因为党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培养。”在2025年春节走访慰问中,公安“娘家人”欣喜地看到老人的身体挺好的,“入警,让我成了公家人。入党,我更成了党的人。退休了,党性不能减弱。现在孩子们生活都好了,自己也不咋用钱。超额上交党费,就是希望自己还能为党的建设、国家建设尽一名共产党员、人民公安的应有义务,出一分微薄之力,就盼着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

荣志芳1952年参加公安工作,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过内保、治安、预审、看守所工作的他,1993年从公安岗位上光荣退休。

荣志芳老人有着深深的“公安情怀”。

荣志芳是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创立的见证人和参与者。1960年,作为该旗“第一代公安人”,他和另一名蒙古族同志,历时近一年时间积极筹备,1961年,在阿拉善右旗建旗时,旗公安局也挂牌成立,当时只有他们4人,负责全旗治安、看守所等工作。当时下乡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骆驼,为此,他认真向当地牧民群众学习,硬是利用一个月时间学会了骑骆驼、干牧活,当地群众也自然而然把这个少言讷语的年轻人当成了“管安全的好邻居”。

荣志芳是阿拉善右旗看守所最早的监管民警。老人清楚地记得,1984年他和另外3名同志一起参加了一次长达35小时的特殊押解任务。那年8月的某天,早晨不到7时,他们4人早已精心准备就绪,7时整准时出发,带领13名在押人员,乘坐长途班车赶往甘肃省一个叫河西堡镇的地方坐上一趟路过金昌站的绿皮火车,上午11时再出发,于次日凌晨1时左右在兰州火车站倒车,坐上另一趟绿皮火车,经过银川、石嘴山、乌海等十几个站,于第二天下午3时许到达磴口火车站,与当地劳改农场前来接站的同志碰头,最后于下午6时左右,终于圆满安全完成了这次特殊押解任务。“也许是自己还年轻吧,35个小时,始终绷着一根弦,没有合过眼,可一点儿不觉得苦……”老人感慨地说。

荣志芳老人更是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光荣历史的见证人。他工作时间最长的阿拉善右旗看守所已经实现自建所以来“63年安全无事故监所”目标,今年正在朝着争创“64年安全无事故监所”目标加油奋进。阿拉善右旗公安局也荣获了“全国优秀公安局”“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荣誉,当公安晚辈给他报告这个喜讯时,老人激动地伸出了大拇指。

退休后,每年年初,荣志芳老人都会将自己的党费一次性上交给党组织。今年的标准党费为120元,他又一次主动自愿超额了。

还记得,2014年8月6日,那天刚上班,寒风扑面,正值班的民警在旗公安局机关大楼远远看见一位老人迈着小碎步走进公安局大院,便急忙迎了出去,这位老人正是共产党员、退休民警荣志芳。一番问候,老人告诉民警,孩子们上班后,自己从家里步行3公里来找党组织,请公安局党委将自己的500元“特别党费”代捐给云南鲁甸地震灾区。荣志芳老人从电视上看到云南鲁甸发生强震,灾区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遭受严重损失,一夜难以入睡,决定拿出500元钱作为特别党费捐给灾区。在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发生后,荣志芳老人也都以一名普通党员民警“特别党费”的名义向灾区捐过款。其实,在阿拉善右旗公安局,每一年的“公安党课”都在延续着这样一个30多年从未间断自觉履行党员义务的感人事例。

2021年6月28日,当党组织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亲手送到这位1955年入党的老党员手中时,老人激动地看了又看,轻轻抚摸,并再一次举起右拳,新老党员民警一起面对着党旗庄严宣誓。

“入警,让我成了公家人。入党,我更成了党的人。退休了,党性不能减弱。我第一次向党组织交纳党费时只有6毛5分钱,但我那天特别自豪。”荣志芳老人动情地说着,眼神炯炯,胸前的党员徽章光彩奕奕。

编辑:
信息来源:阿拉善右旗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