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全旗动态

巴彦高勒苏木:“石榴”并蒂 以文赋能奏响民族团结与乡风文明的协奏曲

近年来,巴彦高勒苏木依托撑山掌草甸草原的辽阔、额日布盖大峡谷的雄奇、千亩良田的丰饶与驼奶产业的兴盛,以“石榴花开”合唱队、“石榴籽”志愿服务队为载体,创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与“文明新风实践圈”融合发展的特色模式。这支由汉、蒙等民族50余名农牧民群众组成的“石榴”并蒂莲,带领农牧民群众用优美的歌声唱出文明新风,用务实的举措呵护民族团结,文润北疆、以文赋能,奏响民族团结和乡风文明的“双声部”,展现了巴彦高勒苏木的“精气神”。

巴彦高勒苏木举办中华情·石榴花开 籽籽相拥系列活动

“石榴籽”合唱队拍摄宣传视频

“专业能人”+典型示范,唱响农牧区民族团结新风尚。巴彦高勒苏木积极发动民间艺术家、蒙古族长调传承人、戏曲协会成员、文艺文化爱好者组建“石榴花开合唱队”。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联和带动作用,吸引带动“最美家庭”成员、“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新鲜血液”加入合唱队,用“榜样的力量”带动广大农牧民参与合唱,依托独特生态资源搭建“移动舞台”,在撑山掌草原星空下举办“民族团结篝火晚会”,于额日布盖大峡谷崖壁前开展“文明新风山歌对唱”,把千亩良田丰收场景化作幸福播种曲的天然背景,组织拍摄《行走阿拉善,寻梦“撑山掌”》《穿戈壁守净土阿拉善退役军人倾力守护高原精灵》等宣传片,在人民网内蒙古、阿拉善融媒等视频号平台发布,引起热烈反响。

石榴籽志愿服务队深入农牧民群众开展民族团结和移风易俗宣传

巴彦高勒苏木在撑山掌举办草原那达慕

培训共创+实践共演,激活农牧区精神文化新动能。巴彦高勒苏木打造“乡村大舞台”,购置音响设备,开设声乐培训班,为喜欢唱歌的农牧民群众提供专业培训指导,增强农牧民群众“唱出来”的自信心。在春节、七一、三八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村晚”“朗读比赛”“女性恳谈”“乡村书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演”等各类文艺活动,邀请农牧民群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故事与本土产业特色有机融合“共创共演共享”,与农牧民群众共唱幸福歌,同感家园美,传承中华情,让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愈加丰富,文化自信心日益增强。2024年以来,组织开展“村晚”2场,民族团结家风故事、朗读比赛4场,各类文艺活动6场,农牧民群众通过参加一场场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实了生活,丰富了精神,凝聚了精气神。

巴彦高勒苏木组织民族团结专场文艺汇演

巴彦高勒苏木组织民族团结知识问答发放宣传资料包

文化服务+志愿聚力,绘就民族团结与移风易俗同心圆。巴彦高勒苏木依托“石榴花开”合唱团,吸纳党员、乡贤、网格员等组建石榴籽志愿服务队,不仅让文化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农牧民群众生活,还走进农牧区和田间地头,宣传劝导农牧民丧事简办、喜事缓办,开展移风易俗政策宣讲、走访慰问、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苏木移风易俗工作案例《小小合唱队推动移风易俗大进步》入选自治区典型案例。2024年,组织开展理论宣讲、走访慰问、文化惠民演出等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深入开展“电影+”公益放映文化惠民工程,放映公益电影10余场次,受众400余人次。发挥能动优势,探索建立“1+4+N”多元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机制,组织入户400余户,宣传活动20余次,走访重点家庭80余户,排查疆籍人员140余名,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调解家庭矛盾,化解邻里纠纷,弘扬和睦家风,培育和谐乡风。

巴彦高勒额日布盖大峡谷

巴彦高勒苏木以“女性恳谈”方式宣讲民族团结知识

如今的巴彦高勒苏木,额日布盖峡谷回荡着团结奋进的和声,撑山掌草原跃动着文明新风的韵律,千亩良田生长着乡村振兴的希望,驼奶产业飘散着幸福生活的醇香,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石榴花,正绽放出新时代民族团结与乡风文明交相辉映的绚丽光彩。

编辑:
信息来源:阿右旗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