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聚焦丨沿着边境看中国《中国驼奶之乡:为世界提供一罐好驼奶》
- 发布日期:2025-08-05 09:43
- 浏览次数:
今天 由中央宣传部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主办的融媒体报道
《沿着边境看中国》
将镜头对准内蒙古阿拉善右旗
刊播了
《中国驼奶之乡:为世界提供一罐好驼奶》
内蒙古最西端的“中国驼奶之乡”阿拉善右旗
在这片金色的沙漠里
骆驼不仅是牧民的朋友
更是“沙漠白金”的创造者
今天小编带大家
去见证一罐好驼奶的诞生!
牧场篇
你知道吗?
骆驼的产奶量很低
一峰母驼一天只能产2至3公斤奶
是牛奶的十分之一
但正是这份稀缺
让它成为“奶中珍品”
集约化产业养殖和之前单独养殖有什么变化
阿拉腾朝格苏木查干通格嘎查养驼户赵海东说:“变化很大!最大的感受就是心里头踏实多了。以前,家里的骆驼产了奶,大多是自家人喝,每天挤奶、照料它们,还增加了自己的收入,驼奶能卖上价,不用再为了生计犯愁。看着日子一天比一天有奔头,心里头满当当的,过得很充实。”
阿拉善右旗通过实施奶价补贴、骆驼养殖圈舍补贴和骆驼保险等扶持政策,有效激发了农牧民的养驼积极性。目前,全旗双峰驼存栏达6.8万峰,其中能繁母驼3.4万峰、挤奶母驼2.2万峰,建成骆驼奶源示范基地40个、标准化驼圈203座,发展骆驼养殖专业合作社114家,带动933户养殖户和3100余名从业人员增收致富。从农牧民朴实的话语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他们生活发生的可喜变化,那份踏实的获得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正是骆驼产业蓬勃发展带给他们的最宝贵财富,也为阿拉善右旗特色养殖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后劲。
驼奶口感醇厚,回味悠长
牧民们将新鲜挤出的驼奶
通过专业生鲜驼乳冷链运输车运送
严控时间
经过“层层关卡”检测
确保每一滴都新鲜又安全
从源头就把好质量关!
生产篇
科技创新推动驼奶产业升级
牧民手中的鲜奶通过低温杀菌等技术
转化为罐装驼奶、有机驼乳粉
驼奶面膜等高附加值产品
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为阿拉善右旗带来实实在在的绿色发展红利
科技篇
驼奶富含氨基酸、维生素C等,还含有天然类胰岛素因子,这些珍贵的营养成分在加工过程中是如何被完整保留的?
内蒙古中哈骆驼研究院研发办、阿右旗骆驼产业发展中心 研究员 李昱奇说:“采用低温巴氏杀菌工艺,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能有效杀灭有害微生物,同时最大程度减少对热敏性营养成分的破坏,避免高温导致氨基酸结构改变和生物活性成分失活。运用真空浓缩技术,在低压环境下使驼奶中的水分蒸发,降低浓缩过程中的温度,防止营养流失。干燥环节使用喷雾干燥或冷冻干燥技术,保留驼奶的营养成分。”
这些科研成果又是如何转化为产业优势的?
内蒙古中哈骆驼研究院研发办、阿右旗骆驼产业发展中心 研究员 李昱奇说:“科研机构与驼奶生产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科研机构将先进的加工技术和成果转让给企业,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企业为科研提供实践平台和数据反馈,促进科研成果不断优化。同时,通过技术推广会、行业论坛等形式,将新技术、新成果普及到整个驼奶产业,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企业篇
作为“中国驼奶之乡”,阿拉善右旗在驼奶深加工方面有哪些独特的工艺?
神驼乳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汉林说:“独特的是我们的鲜驼奶,从我们进来以后市场上能喝上新鲜的驼奶保质期是21天。我们采用了最先进的技术——巴氏瞬间灭菌。”
从戈壁牧场到全国市场,阿拉善右旗的驼奶产业不仅让牧民富了起来,更让国人看到了阿拉善驼奶的品质。一罐好驼奶,背后是牧民的辛勤、科技的创新和政策的扶持。
“中国驼奶之乡”——阿拉善右旗,我们为大家提供的不只是一罐奶,更是一份源于自然、守护生态、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承诺。阿拉善右旗将继续依托资源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政策扶持为保障,打造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骆驼产业样板区。